公司新闻
三步解决机加工粗糙度常见问题!
更新时间 2021-10-13 12:54:57 阅读 153
零件表面粗糙度问题是数控车床加工中常出现的问题,深入分析原因所在,就可以采取相应的改善措施,逐步提高加工质量。
数控车床生产中出现的粗糙度问题,是指在大批量生产中且一度加工正常的情况下,突然产生的粗糙度不合格问题。其产生的原因很多,包括人、刀具、机床和工件材料等。常见的粗糙度问题有粗糙度值在要求的极限、粗糙度值超差以及震纹等。针对实践中常见的粗糙度问题,本文从对刀、加工路线以及工件原料三个方面进行了剖析,并提出了相应的改善措施。
对刀不正确
1、常见现象
零件加工完成后尺寸合格,唯独分两次加工的某表面存在问题:虽加工表面白亮、纹理规则(见图1),但粗糙度值超差;或者纹理细密、颜色暗淡(见图2),粗糙度值在极限。
2、问题分析
通常情况下,对某表面进行两次及以上加工的话,最后一道精加工工序的进给量会小于之前的粗加工。对于加工表面白亮、纹理规则且粗糙度超差的零件,拿它和之前的合格零件进行比较,会发现零件车削纹理的螺距大于合格零件。这说明该表面是粗加工的时候加工出来的,精加工的刀具根本就没有加工到零件;而纹理细密且颜色暗淡的零件,则是精加工刀具与零件接触了,但是因为切削量的不足,导致零件表面粗糙度仍较大
加工路线不适用
1、常见现象
在槽加工时,槽刀主要是靠前端的切削刃进行加工,两侧虽然有加工功能,但并不常用。加工梯形槽时,常规方法是用前端切削刃方式加工斜边,但得不到理想的粗糙度要求,粗糙度值靠近极限,刀具寿命300件/刃,刀具寿命快要到时偶尔还会出现超差。
- 上一篇:磨削电主轴具备哪些性能优点
- 下一篇:关于电主轴的使用你知道多少